本章小结

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类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常表现为各种综合征,常见的有:急性肾炎综合征、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大致可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两类,即以肾炎综合征为主的肾小球肾炎和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的肾小球肾炎。前者如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等;后者如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轻微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病变特征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弥漫性新月体性肾炎又称快速进行性肾炎,以大部分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为主要形态特征。弥漫性膜性肾病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外侧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继而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均匀一致的增厚为主要特征。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呈双轨状,伴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轻微病变性肾小球病,又称足突病,是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为病理特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以肾小球毛细血管丛部分硬化、玻璃样变以及足细胞足突消失为特征。IgA肾病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殊类型,表现为弥漫性系膜增生/局灶性节段性增生、系膜区IgA沉积。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又称为慢性肾炎,是上述各类肾炎终末期病变,病理特征为两侧肾脏弥漫性萎缩、硬化的肾单位与少量代偿肥大的肾单位交错并存,致使肾脏体积变小,表面呈颗粒状。

肾盂肾炎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主要累及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本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有发热、腰痛、脓尿、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晚期病人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一种腺癌,是成人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易经血道转移;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是膀胱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高于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