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教学队伍已完成和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1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0余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2项,参与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专利授权7项,申请专利10项。
一、科研课题(2003-2013)
|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
项目来源 |
项目起讫时间 |
负责(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
科研经费(万元) |
1 |
KrasG12D-LOH介导的AMPK和REDD1对胰腺癌能量代谢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81372152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4.1-2017.12 |
黄培林教授(1)
|
70 |
2 |
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的新机制--缺氧对MMP-2活性调控影响的机制探讨81370868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4.1-2017.12 |
陈平圣教授(1) |
70 |
3 |
TBC1D3癌蛋白与β-微管蛋白相互作用抑制EGFR的下调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81272261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3.1-2016.12 |
沈传陆教授(1) |
70 |
4 |
锌-α2-糖蛋白与FASN交互作用调控大肠癌恶性表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81150028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3.1-2013.12 |
黄培林教授(1)
|
10.0
|
5 |
靶向胰腺癌CD133+肿瘤干细胞多模态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实验研究81271635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3.1-2016.12 |
唐秋莎副教授(1) |
70 |
6 |
胰腺应激蛋白PSP/reg 抑制T2DM胰岛纤维化和胰腺癌发生的细胞分子机制81270010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3.1-2016.12 |
陈平圣教授(2) |
70 |
7 |
AngII介导的管球反馈环路在蛋白尿致肾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研究81130010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 |
2012.1-2016.12 |
陈平圣(分课题负责人),刘必成为总负责人 |
240 |
8 |
辐射与热激双启动子介导的pEgr1-Hsp70-HSV-TK纳米磁粒磁感应加热联合131I-抗AFPMcAb/GCV靶向治疗肝癌的研究81171452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2.1-2015.12 |
张东生教授(1) |
58 |
9 |
纳米颗粒安全性高通量筛选方法、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研究,课题编号:2011CB933404 |
国家973计划 |
2011.1-2015.12 |
陈平圣(分课题负责人),唐萌为总负责人,参与 |
330 |
10 |
PLMTs家族成员SET9调控p53 、NF-kB途径对话机制及其髓性白血病细胞效应的研究81071654/H1602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1.1-2013.12 |
余卫平教授(1) |
32.0 |
11 |
基于MFH技术的抗CD90单抗/纳米17-AAG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靶向联合治疗肝癌干细胞的实验研究81071881/H1612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1.1-2013.12 |
唐秋莎副教授(1) |
32.0 |
12 |
Kif-4A的DNA损伤修复新功能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81071803/H1609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1.1-2013.12 |
沈传陆教授(1) |
32.0 |
13 |
PI3K/AKT通路介导FAS与HER2相互作用调控大肠癌恶性表型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30973475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0.1-2012.12 |
黄培林教授(1) |
31.0 |
14 |
USP6对肿瘤细胞内吞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30971144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10.1-2012.12 |
沈传陆教授(1) |
31.0 |
15 |
基于MFH与热控基因表达技术的磁性pHSP-HSV-TK基因/As2O3复合纳米粒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30770584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8.1-2008.12 |
张东生教授(1) |
10.0 |
16 |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靶向治疗宫颈 癌及其淋巴转移的研究 (30371830)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4 -2005 |
张东生教授(1) |
19.0 |
17 |
经肝动脉热种子选择性栓塞热疗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30472947)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5-2006 |
张东生教授(2) |
24.0 |
18 |
DLC-1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0471937)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5-2007 |
黄培林教授(1) |
21.0 |
19 |
氧对HSCs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活性调节机制 (30470780)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5-2007 |
陈平圣教授(1)
|
21.0 |
20 |
TRE17癌基因导致细胞恶性转化机制研究30570696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6-2007 |
沈传陆教授(1) |
8.0 |
21 |
一个调节Ras/Erk信号途径的新癌基因PRC17的功能研究 30670808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7-2009 |
沈传陆教授(1) |
30.0 |
21 |
三氧化二砷抑制宫颈癌细胞HPV致瘤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6-2007 |
郑杰教授(1) |
8.0 |
22 |
Reg IV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下游靶基因研究(30400534)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5-2007 |
张宇伟讲师(1)余卫平教授(3) |
21.0 |
23 |
结肠腺瘤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30371605)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4-2006 |
张宇伟讲师(2) |
20.0 |
24 |
纳米磁粒靶向基因,磁感应加热,核素内照射联合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30500601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6-2008 |
唐秋莎副教授(1) |
26.0 |
25 |
双层细胞球培养模型建立和糖尿病肾病细胞间相互作用(30370658)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
2004.1-2004.12 |
邓红副教授(1) 卜晓东讲师(3) |
7.0 |
26 |
植入式中枢神经功能重建SOC的设计与实验研究(90307013)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子项目 |
2004-2006 |
黄培林教授(1)
|
10.0 |
27 |
治癌用纳米核素粒子植入 技术的研发2007AA02Z471 |
863目标导向 课题 |
2007.12-2010.11 |
黄培林教授(1) |
276.0 |
28 |
基于MFH和靶向survivin基因沉默技术的热控释siRNA/As2O3纳米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2007AA03Z356 |
国家863计划 |
2007.12-2010.11 |
张东生教授(1) |
90.0
|
29 |
恶性肿瘤治疗用纳米磁性材料与相关应用技术 2002AA302207 |
国家863计划
|
2002-2005 |
张东生教授 (副组长) |
150.0 |
30 |
磁性纳米材料在肝癌热疗应用中的技术开发2004AA302G40 |
国家863计划
|
2004-2006 |
张东生教授 (副组长) |
200.0 |
31 |
AZGP1与FASN交互作用调控胰腺癌恶性表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20120092110065 |
教育部博士点 基金 |
2013.1-2015.12 |
黄培林教授(1)
|
12.0
|
32 |
NDGA和As2O3抑制宫颈癌细胞HPV致瘤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20110092110043 |
教育部博士点 基金 |
2012.1-2014.12 |
郑杰教授(1)
|
12.0
|
33 |
VitA偶联脂质体包裹MMP-2小干扰RNA靶向预防肝纤维化20090092110053 |
教育部博士点 基金 |
2010.1-2012.12 |
陈平圣教授(1) |
6.0 |
34 |
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滑膜巨噬细胞MR成像的研究(BK2009276)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1-2012.12 |
陈平圣教授(2) |
8.0 |
35 |
DLC-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异常表达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
教育部博士点 基金 |
2008-2010 |
黄培林教授(1) |
6.0 |
36 |
脂肪酸合酶调控大肠癌恶性表型及机理研究BK2008305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1 |
黄培林教授(1) |
7.0 |
37 |
放射性毫米药丸自动成型装置 |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 |
2009-2010 |
黄培林教授(1) |
12.0 |
38 |
大肠癌细胞B7分子表达及调控规律20040286035 |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 |
2005-2007.12 |
黄培林教授(1)
|
5.0 |
39 |
生物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BM2004202) |
江苏省科技厅 |
2004-2007 |
张东生教授 (副主任) |
300.0 |
40 |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自动控温加热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研究BK2001003 |
江苏省自然科学 基金 |
2001-2004 |
张东生教授(1) |
6.5 |
41 |
结直肠癌中Reg IV参与的信号通路研究(BK2004407) |
江苏省青年基金 |
2005-2007 |
张宇伟讲师(1) |
22.0 |
42 |
转移相关基因的改变与中国人大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桂科基0023024) |
广西科学技术开发项目 |
2000-2004 |
黄培林教授(2) |
16.0 |
43 |
表遗传修饰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BK2002054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1-2004 |
何小兵副教授(1) |
7.0 |
44 |
As2O3抑制宫颈癌细胞HPV致瘤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BK2005070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5-2007 |
郑杰教授(1) |
7.5 |
45 |
消化道肿瘤微转移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JHB04-030 |
江苏高校高新技术发展 |
2004-2007 |
黄培林教授(1) |
5.0 |
46 |
砒霜纳米药物涂层支架对再狭窄 防治作用的研究BK2005071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5-2007 |
张东生教授(2)
|
7.0 |
47 |
32-磷酸铬大肠癌术中局部给药防治复发与淋巴转移研究 |
江苏省社会发展 项目 |
2000-2004 |
黄培林教授(1) |
4.0 |
48 |
(BS2000063) 32-磷玻璃微球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BJ2000062) |
江苏省应用基础 项目 |
2000-2004 |
黄培林教授(2) |
4.0 |
49 |
微转移基因芯片研制及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H2001-16 |
江苏省卫生厅重点项目 |
2001-2004 |
黄培林教授(1) |
4.0 |
50 |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自控加热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研究 H027 |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重点项目 |
2001-2004
|
张东生教授(1) |
2.5 |
51 |
砒霜诱导人宫颈癌细胞凋亡的现代医学研究(9912) |
江苏省中医药局 |
2000-2003 |
郑 杰教授(1) |
1.0 |
52 |
地龙2号抗肝纤维化实验治疗研究(2001Z019) |
江苏省中医药局 |
2002-2004 |
陈平圣教授(3) |
1.0 |
53 |
高校体制改革中如何构建医学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 (J2000Z102) |
铁道部课题 |
2000-2004 |
黄培林教授(1) |
3.5 |
54 |
胰腺癌细胞膜上核苷载体对核苷类抗癌药物转运作用J002047 |
铁道部课题 |
2000-2003 |
余卫平教授(2) |
5.0 |
55 |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by Protein Profiling |
加拿大SHRF基金 |
2004-2005 |
余卫平教授(1) |
$9.0 |
二、近年所获部分科研奖励及专利
科研奖励:
1.黄培林. 核医学新型靶向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 2012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12-169)
2. 张东生.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靶向治疗宫颈癌及其转移的研究, 2010年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02 ZX-03 R-01)
3. 张东生.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靶向治疗宫颈癌及其转移的研究, 2010 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2101-3-P0801)
4.张东生等。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自动控温加热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研究,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 编号:200527051
5.张东生等。 砒霜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自动控温加热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5(20050311-1)
6. 黄培林等. 脂肪酸合酶抑制剂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及靶向治疗研究,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
7.黄培林等. FASI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及靶向治疗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二等奖, 2001
8.张东生(5)、黄培林(7)等. 32P磷-玻璃微球区域给药治疗肝癌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
9. 鉴定成果:砒霜磁性纳米微球靶向治疗宫颈癌及其转移的研究。鉴定意见:国际领先水平 苏教鉴字[2006]第032号 鉴定日期:2006-12-26
10. “纳米磁粒靶向基因,磁感应加热,核素内照射联合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2010年度江苏
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生:唐秋莎 导师:张东生
11.“Fe2O3纳米磁性粒子的制备及联合磁流体热疗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2007年度江苏
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生:颜士岩 导师:张东生
专利:
1.张东生等. 新型磁性宫内节育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号ZL94111303.5,授权日期 2000
2.范任华、陈平圣. 便携式缺氧培养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39648.5
3.范任华、陈平圣. 便携式缺氧操作箱,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39509.2
4. 张东生等.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砒霜磁性纳米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2007.7.13授权, 发明专利号: ZL200410041367.4
5.张东生 纳米砒霜磁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日期2006.2.15。发明专利号:ZL200410014295.4
6. 王子妤(研究生),张东生 砒霜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日期2006.7.19。发明专利号:ZL200410041822.0
7.黄培林.治癌用核素粒子植入药物、用途及制备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020941.6
8.范任华,陈平圣:缺氧培养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专 利 号:ZL 2006 2 0072164.6
9.范任华,陈平圣:小型缺氧操作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专 利 号:ZL 2006 2 0072348.2
10.黄培林等.检测肿瘤微转移的基因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01127022, 200117.
11. 金俊飞等. 抗醛糖还原酶相似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2138415.0, 2002
12. 金俊飞等. 抗醛糖还原酶相似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310106354.6,2003
13. 郑杰(co-inventors). Methods of treating oxidative stress-associated conditions with isopentenyl diphosphate,美国专利申请:Serial No: 60/555,905, 2004年
14. 张东生等. 雌黄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申请号:200610037626.5 2006
15. 张东生.磁性载基因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制备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531462.8
16. 张东生.纳米三氧化二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涂层支架的制备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533299.9
17. 张东生.纳米氢氧化铝佐剂的制备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533334.7
18. 张东生.As2O3/ Fe3O4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531464.7
19.As2O3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治疗肺癌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学生论文”候选论文奖.王琼,王子妤,林梅,张佳,赵苏苏, 张东生
教学改革成果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已完成和在研的包括江苏省教育厅和校级教改课题8项;出版教材、专著6部;获各种教学奖6项(其中陈平圣获201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发表教学论文3篇。
一、近年申请立项的教学改革课题
资助时间 |
项目名称 |
经费 (万元) |
资助部门 |
2001-2002 |
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制作与应用 |
0.5 |
校网络课程(2002)(余卫平) |
2002.7-2003.9 |
以病案为中心的病理教学改革研究 |
0.5 |
校课题(2002,序号7)(陈平圣) |
2002-2003 |
医学基础课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探讨 |
0.3 |
校教改课题(2002)(余卫平) |
2003.1-2003.9 |
病理学多媒体网络课程的研制(课件升级) |
0.7 |
校重点网络课题(2002,序号53)(苏宁) |
2003-2004 |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
0.6 |
校教改课题(2003)(金俊飞) |
2003-2004 |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病理观察 |
0.3 |
校教学创新立项(2003)(刘东风、邓红) |
2003.10-2004.10 |
异物性肉芽肿模型的建立 |
0.3 |
校教学创新立项(2003)(史志英) |
2003.10-2004.10 |
肝脂肪变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形态学观察 |
0.3 |
校教学创新立项(2003)(陈平圣) |
2003.5-2004.8 |
基础医学教育考试题库 |
1.0 |
校重点网络课题(2003,序号38)(邓红) |
2003.12-2005.7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
1.0 |
校教改课题(1123000034) (陈平圣) |
2004-2005 |
呼吸衰竭动物模型的制作与观察 |
0.15 |
校教学创新立项(2004)(张蓉、卫开斌) |
2004-2005 |
血栓模型的建立与病理学观察 |
0.15 |
校教学创新立项(2004)(张爱凤) |
2005-2007 |
导师制在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与探索 |
0.5 |
校教改课题(2005)(张伟) |
2005.7-2007.8 |
跨学科综合性实验课程模式的综合与研究 |
0.5 |
校教改课题(2005)(史志英) |
2005.1-2007.7 |
《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
2.0 |
2004年东南大学立项(陈平圣) |
2006.6-2007.6 |
病理学双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 |
0.3 |
校教改课题(1123000084)(张爱凤) |
2006.6-2007.6 |
系统病理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开发 |
1.0 |
校网络课程(2006,序号31)(张爱凤) |
2007.1-2008.12 |
《现代组织病理学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
1.0 |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陈平圣) |
2008.1-2008.12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
0.8 |
校课题(序号2007206卜晓东) |
2009.4-2010.6 |
《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
|
省教育厅(陈平圣等) |
2009.4-2011.6 |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程 |
1.0 |
校教改课题(陈平圣等) |
2009.9-2012.6 |
案例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0.5 |
校教改课题(陈平圣等) |
2012.1 -2013.6 |
东南大学全英文本科专业改革研究 |
4.0 |
东南大学重点项目(陈平圣等) |
2011.1-2013.6 |
研究生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
4.0 |
东南大学重点项目(陈平圣等) |
二、近年主编、参编专著和教材书目
序号 |
著 作 名 称 |
作者 |
出版日期 |
出 版 单 位 |
1 |
《汉英医学常用同义词手册》 |
黄培林等主审 |
2001年 |
安徽科技出版社 |
2 |
《病理生理学》教材 |
余卫平等主编 |
2001年 |
科学出版社 |
3 |
《病理学学习指导》教材 |
苏宁主编 陈平圣副主编 |
2001年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4 |
《妇产科病理学》 |
张建民参编 |
2002年 |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
5 |
《中华外科病理学》 |
张建民参编 |
2002年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6 |
病理生理学学习指导(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 |
余卫平等主编 |
2002年 |
科学出版社 |
7 |
《肿瘤病理学》多媒体教材 |
苏宁主编 |
2003年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8 |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病理学》多媒体教材 |
苏宁主编 陈平圣副主编 |
2003年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 |
《实用肿瘤遗传学》 |
郑杰参编 |
2003年 |
科学出版社 |
10 |
《新药毒理试验-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 |
苏宁主编 |
2005年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11 |
Pathology(教材) |
郑杰参编 |
2005年 |
吉林科技出版社 |
12 |
病理学实习指导(双语,附彩图) |
病理教研室 |
2005年 |
东南大学第二印刷厂 |
13 |
《病理生理学》教材 |
余卫平副主编 |
2006年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14 |
《卵巢病理学》 |
张建民主编 |
2006年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5 |
《病理学》教材 |
陈平圣主编 |
2007年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16 |
女性生殖系统疑难病例讨论 |
张建民主编 |
2009年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17 |
女性生殖道病理学 |
张建民主编 |
2009年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18 |
《病理学》教材(案例版) |
陈平圣参编 |
2011年 |
科学出版社 |
19 |
《病理学》教材(专升本) |
陈平圣参编 |
2013年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三、近年获得的部分教学成果奖项
1.病理学,江苏省精品课程(成人),2009年(陈平圣等)
2.病理学,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2002年(邓红等)
3.病理学,东南大学一类优秀课程,东南大学精品课程,2002年(邓红等)
4.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陈平圣等)
5. 2006-2007年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2007年(陈平圣等)
6.江苏省第二届高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2005年(张爱凤等)
7.江苏省第三届高校天空教室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2006年(苏宁等)
8.东南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2004年(张爱凤等)
9. 东南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2006年(苏宁等)
10.东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陈平圣) 2002年
11.东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卜晓东) 2002年
12.东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邓红) 2003年
13.东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张爱凤) 2003年
14. 东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李懿萍) 2006年
15.教学工作优秀奖,史志英,东南大学,2等奖2001年
16.教学工作优秀奖,余卫平,东南大学,2等奖2001年
17.教学工作优秀奖,邓 红,东南大学,1等奖2002年
18. 教学工作优秀奖,卜晓东,东南大学,2等奖2003年
19. 教学工作优秀奖,张爱凤,东南大学,2等奖2006年
20. 教学工作优秀奖,李懿萍,东南大学,2等奖2007年
21.宝钢优秀教师奖,陈平圣,宝钢、教育部,2010年
22.教学特等奖,陈平圣,东南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