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案例

临床病理讨论

病  史  摘  要

林´´,男性,39岁,已婚,务农,江西人。

现在史:患者于1960年初出现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且下肢逐渐浮肿;63年4月病情恶化,腹部膨隆,消瘦,食欲欠佳,劳动力下降,同年12月份起完全丧失劳动力,卧床不起,并有腹泻,便血。1964年1月5日因神志昏迷不清而入院治疗。

有河水接触史。   

入院体检:慢性重病容,神志不清,烦燥不安,谵妄。皮肤及巩膜黄染,并见散在之皮肤淤斑。瞳孔中等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颈软。心率120次/分,心律尚齐。心前区可听到轻度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满布湿罗音。腹部明显膨隆,有液波感,全身高度浮肿。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38×1012万。

肝功能:黄疸指数68单位,凡登白氏直接反应,白蛋白21g/L,球蛋白39g/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8~11单位,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一++++),谷丙转氨酶(ALT)10单位,血氨2000μg/L,碱性磷酸酶8.75单位。

 住院经过: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病情未见好转,逐渐转入深度昏迷,于64年1月17日下午6:20死亡。

尸检摘要(A-885)

男性成人尸体,身长160厘米,体重64.5公斤,皮肤黄染,并见散在淤斑,全身水肿,尤以下肢为显著,压之凹陷明显。腹腔内有5000毫升血性积液。   

主要脏器改变

心:重334克(包括长23厘米之主动脉一段),较尸体之右拳略大;心办膜光滑菲薄。冠状动脉切面见一侧内膜有黄白色斑块;主动脉内膜亦见少数黄白或灰白色斑块。镜下:冠状动脉内膜示半月形增厚,纤维组织增生透明样变,并见较多泡沫样细胞;主动脉斑块处切片所见与冠状动脉处相同从略。    

肺:色暗红,肺叶间和左肺胸膜均有纤维性粘连。于右肺上叶和下叶表面有三处灰白色之疤痕,此处肺组织凹陷,可摸到近肺膜下有黄豆大之硬结,镜检证实系陈旧性肺结核病灶。

肝:重1123克。请自行观察标本及切片。

肝脏切面

肝脏组织学形态

肝脏局部组织学形态(低倍)

肝脏局部组织学形态(高倍)

脾:重1324克,质较硬,慢性淤血并有出血性梗死。

肾:左重125克,右重116克。两肾表面大致光滑,切面皮髓质分界清楚,条纹清晰。肾盂、输尿管无特殊。镜下见肾小球及肾间质充血显著。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见粗大之嗜酸性颗粒。部分肾小管扩张,内含胆汁或透明管型,含胆汁之肾小管,部分上皮细胞已坏死、脱落。

食道:下端静脉怒张,无破坏。痔静脉怒张,无破裂。

其余脏器除睾丸轻度萎缩外均无特殊。

[附]肝功能之正常值

黄疽指数3-6单位

白蛋白36-56 g/L

球蛋白15-32 g/L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0-5, 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或(+)

谷丙转氨酶低于40单位, 血氨50-70微克%

碱性磷酸酶1.5-4单位

讨  论  题

(1) 根据上述资料及所观察的大体标本及切片,本例有哪些病变?

(2)在所列出的病变中分析什么是主要病变? 各病变间有无因果关系?

(3)结合所学的知识简略地解释主要病变的发展过程,并指出死亡原因。

(4)讨论本例临床与病理之间的联系。